时间:2022/9/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

随着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录取公务员面试工作接近尾声,各地的公务员考试又拉开了大幕。对于希望报考公务员的人来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第一环就是报名。报名看似很简单,却仍然有些环节需要高度重视。要想顺利报考公务员,不让辛勤的准备工作白费,这几点一定要弄清楚明白了。

一、及时掌握招考信息

招考信息就是公务员考试的“方向”,不及时掌握信息就等于没有方向。

近些年,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都组织了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工作,其考录公告一般会在前一年的10月份发布。如:年的考录公告是年10月21日发布的;年度的考录公告是年10月28日发布的;年度的考录公告是年10月13日发布的;年度的录用公告是年10月14日发布的。

各省区市考录公务员的时间不一,公告发布的时间也不确定。这里以年度全国各省区市的公务员考录公告发布时间为例,就可以知道前后相差很大:北京是年11月24日;浙江是年11月16日;上海是年11月3日;江苏是年1月29日;黑龙江年3月1日;福建、吉林是年3月6日;云南、贵州是年3月7日;湖南是年3月9日;广西是年3月12日;广东、甘肃是年3月14日;江西、山东是年3月14日,山西、陕西是年3月19日;天津、安徽是年3月20日;新疆是年3月21日;重庆是年3月22日;海南、宁夏是年3月23日;内蒙古是年3月26日,青海是年3月30日;河北是年4月2日。年的公务员考录部分地区已经举办或正在举办,其公考发布时间为:北京年11日23,上海年12月6日,江苏年1月18日。

由此可见,中央和各地考录公务员发布的时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作为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就要对中央和各地的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记得每天抽点时间上网(主要指中央和各地公务员考试部门,如组织、人社部门的网站)了解一下,只要是公务员招录的信息,一定会在上面发布的。

二、了解清楚关键节点

时间节点必须了解清楚,绝不能搞错,绝不能忘记。

公务员考录公告中,一般都会明确几个时间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报名时间,资格审查时间,缴费确认时间,可改报其他职位的时间,网上打印准考证时间,笔试时间,面试、测试等其他后续时间(后续公布)。这些时间的规定都会精确到小时,一定要牢记,千万不要报了名,没通过资格审查又不改报其他职位,通过了资格审查又忘记及时缴费;缴费了又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打印了准考证记错了笔试时间等等,这都是不应该发生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有的应考者会参加多个地方的考试,这就要注意考试的时间会不会冲突,如果有冲突就必须要选择能够错开的地方进行报考,否则就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在报名时间的把握上,考虑到应考者准备一次考试不容易,为了能尽最大可能地接近于成功,为此建议:1、如果认定了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的某个职位,非它不报,那么可以一开始就报名;2、如果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倾向性,报哪里、哪个职位皆可,那可以稍微缓一缓,看看情况再报,到中间一点的时间再敲定,比如,如果有6天的报名时间,那就在第三、第四天的时候做出决定,这样就可以看看哪些职位的竞争过于白热化、哪些职位可能达不到开考比例要取消,避免二次选择不到自己心仪的岗位。3、千万不要等到最后一两天,以前就发生过最后一两天报名的人暴涨,结果前面认为报名少的岗位一下子成了人最多的,更有可能的是,最后一两天报名的人太多,导致网络拥堵甚至瘫痪、多次刷新都提交不了的情况,如果在截止时间之前没有解决的方案,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三、仔细阅读报考条件

报考时必须符合条件的要求,如果不符合条件只能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1、年龄:中央机关公务员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硕士博士会放宽到40周岁,特殊职位会45周岁;省市县一般要求30周岁以下,而基层有些岗位,还会限制在25周岁以下。年龄通常会明确哪一年几月以后出生的,必须完全符合要求。年龄的问题必须是“清白”的,不得出现身份证、档案、学历证上面有年龄“打架”的情况。

2、专业。无论是中央机关还是地方的考录,对专业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有的会规定在某一个专业、有的则限制在几个专业,当然也有不限制专业的。这里就要记住一点,要注意区分“专业”还是“专业类”,如果是“专业”那就必须毕业证、学会证写的与之完全一致,否者很难通过审核,就算通过审核在面试后的材料审查中也有可能被刷;如果是“专业类”,只要是大类、相近、接近就可以。如果拿不准,可以找从事人事、职称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觉得可以打“插边球”。

3、限制。中央及地方公务员考录除了都规定了专门的限制条款,必须逐条看清楚自我对照。

①有没有基层工作经历?有的岗位特别是中央机关招录基本上都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通常对“基层经历”的定义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怎么理解呢?注意:县级及以下几个字。比如说:县市区一级的机关(县区级的四大家办,县区级的所属单位如县区级的人社局、财政局、审计局、商务局等等)、国有企事业(县区级的城市投资公司、公交公司,有关县区级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等)这些都算;另外,在村居委会、社区工作算,在私营民营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工作算,从事公益活动算,这个最好是供职过的单位能出具一个证明,说明哪个时间段在这里工作;而如果是某市的政府办、财政局工作过的,不算;在市管的国企、科研机构、学校等,不算;省级及以上就更不算了。

②是否现役军人?如果还在部队服役中,那不能报考,这个很好理解。这里要明确的是,那些应征入伍后强行要求离开,被公开作为“拒服兵役”典型处理的,在很多地方都明确规定不得被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录用。

③是不是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如果不是专科的大三、本科的大四、研究生的最后一年,那不行,得等到临近毕业的那一年才行。

④是不是在职公职人员?如果目前的身份已经是机关公务员或参公人员,不管你是哪一级的,原则上都不能报考,这点在以前是没有限制的,最近很多地方都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考虑让基层单位的公职人员安心工作,不要总是想着“这山望了那山高”。当然,在基层的公务员往上走也不是没有途径,现在中央和地方各地也在开展针对基层公务员的遴选(和考录是不一样的),这就开辟了基层公务员往上走的另一条通道。

⑤有没有受过刑事处罚和被开除公职过?如果有,那就别报了。这里要明确的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事处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也就是说被依照《刑法》管制、拘留(此指的是刑事拘留)过的也算,但治安拘留、行政拘留不算。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同等条件下,是会有所“倾向”于未受过治安拘留和行政拘留者的,尤其是公检法的机关最好别报。

⑥有没有在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的行为?这主要是指其违纪行为被考试组织机构依照《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行过处理的行为。如果有的话,还在相关不得报考的时期内,那还是再等等吧了。

⑦是不是被机关单位辞退过未满5年。根据要求,对被机关单位辞退未满5年的不能报考,这里说的是“辞退”,但对于主动“辞职”的呢?《公务员法》《公务员法实施细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原则上如果是履行正常手续的“辞职”,再报考公务员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但在实际操作中,恐怕很多单位会比照“辞退”来处理,而有的单位恐怕对“辞退”“辞职”的公务员再考的,在审核上都会“多留意”,有“辞退”和“辞职”情况的,要慎重。

⑧有没有其他影响录取的情形?比如在大学里受到过处分如果没有撤销、有其他违背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的行为留了“案底”等。这些可能没有明文规定会影响的,但这种行为与社会对公职人员的普遍要求是相违背的,所以受到过处分和有某些行为而且被众所周知的,最后通过审核考察的可能性不大。而曾经受行政处分未解除处分的和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未满一年,受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两年的,是会审核不合格的。

⑨会不会构成回避关系?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打个比方:你所报考的单位你舅舅是处长,如果你报的职位就在你舅舅的那个处,这就不符合规定;如果是你舅舅所在单位的其他处,是可以的。如果你舅舅是局长,那么你可以报考你舅舅所在局的除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以外的其他岗位都不属于需要回避的情况。

⑩符不符合特殊定向岗位要求?有些岗位是有特定对象的,比如要求报名者必须是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志愿者,必须是在村、社区工作一定年限的村、社区干部,必须是退役军人,如果不具备为特殊对象设定的岗位额条件,就不要去尝试了。

四、认真选择合适职位

每次考试看似那么多职位,但除去各种条件的限制,能报考的并不很多。在这些有限的职位中,怎么选才是最合适的呢?

1、选择自己全部条件所完全具备的职位。在每次招考提供的公务员岗位中,不同的岗位都列出了不同的具体条件,比如要求第一学历是、学校毕业,具体什么专业、有基层工作经历、从事过学生干部工作、是正式党员、有专业技术资格等等,这种情况下,就要选自己能达到的条件要求最多的岗位。条件要求多,具备这种条件的人自然会少,竞争的程度就没有那么激烈,容易考上的几率就会相对大一些。那些条件不多、甚至专业不限、身份不限的,报考的人自然就会多,大家都想去“碰碰运气”,难度显然就会倍增。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一个“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仅计划招录1人,报名过审人数接近人,这种“八千选一”的岗位有多少人要充当“垫脚石”?选择一次就争取这次选择有努力的意义,最好不要让自己去当“陪练”。

2、选择招考岗位多岗位人数多的单位。公务员考试一般是按1:3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的人选,面试后又按1:1的比例(有的单位会按1:1.2或1:2的比例)确定入围考察人选。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单位只招录1个人,那进入面试的只有3人,如果增加招考1人,那进入笔试的就会有3人。在公务员考试中,笔试或者面试的临场发挥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笔试发挥不好,招录的人又少,那基本上就无缘了;可如果笔试没发挥好,但招录的人多,则进入面试的可能性增加,倘若面试有超常的发挥,逆袭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一个单位招考的岗位多,如果报考的某一个岗位人才济济,但你又十分的优秀,被招考单位看好,不是没有可能调整到其他岗位。

3、选择晋升空间相对更为容易的单位。我国的公务员结构体系从中央部委到省市区、地市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按通常的说法是五级。那么,这“五级”,哪一级晋升空间相对更容易呢?显然是中央的部委,这是正部级的机构,考进去的机构就是正部级的,下设司局、司局下设处(正处级的处);省市(直辖市)区(自治区)虽然也是正部省级的机构,但考进去的只能是下面的正厅级的单位,比如省政府办、省交通厅、省文化旅游厅等等,下面只设处(正处级的处);地市盟是正厅级,考进去的只能是下面的正县级的单位,比如市政府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下面只设科(正科级;有的也设处,但这个是正科级的处);县市区旗是正县级单位,考进去的只能是下面正科级的单位,比如县政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等,下面虽然也设什么办公室之类的,但都是象征性地给个不是公务员级别的“正股级”;乡镇街道是正科级的单位,考进去只能是下面的一般科员,连象征意义的股级都难以设置。

同样是“主任科员及以下”的职位考进去,七八年后在乡镇如果机遇不好的可能还是一般科员,而在上一级的单位科级应该很普遍,顺利一点的成为副处级的也有,其待遇和地位差别就出来了。而且,在乡镇工作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做,扶贫、卫生、综治、信访、环保、城建、人社,什么工作需要做就必须顶上去,基本上要当个“全能”,基本上是“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要提拔成副科级,都需要上县市区旗委常委会研究才行,难度不小;县市区旗的做事就比乡镇少了很多,虽然要提拔成副科级也要县市区旗常委会研究,但起码比在乡镇街道轻松了一些;而到了地市盟一级,科级干部就是自己单位说了算,到了省市区级,县级干部自己单位说了算,到了部委级,可能司局级干部都可以自己说了算。虽然,起点都一样,但越往上层级的单位,上升的空间越大、提拔的途径越畅通。所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的单位优先顺序为中央部委、省市区、地市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

4、选择自己感觉最认可的岗位。如果不在乎晋升的问题,只考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做贡献,那就可以选择自己感觉最认可的岗位。比如: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最对口、最匹配的岗位,这样就可以让所学的专业知识能派上用武之地,在专业上做出一番成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能为之付出的岗位,有的应考者虽然学的是这个专业,但其实他的兴趣点在另一个领域,如学的是工程,但却对文字工作、宣传报道很感兴趣,而且在这方面也很有造诣,参加过大学生记者团、从事过报社的实习,那就可以选择哪些专业限制不强的文字岗、宣传岗,这有利于兴趣点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选择能够照顾父母的单位,有的在外地读书、或者在外地已经工作了,但考虑到父母年岁已高,想回到父母身边尽孝道,那就选择父母所在地的相关单位进行报考;选择最能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岗位,有的青年人有一腔报国之志,想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展现出来,那就选择落后地区、偏远地区的基层岗位,在繁重的基层工作砥砺人生、磨砺意志、锤炼品格。这就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来定。

五、几点需要切实牢记

1、报名的信息绝对真实。有的应考者为了使自己能够“符合”招考单位的条件要求,觉得反正报名阶段是网报,又不看相关的佐证材料,所以就“捏造”有关材料,如社会实践的证明、发表的文章、取得的资质等等。必须要清楚的是,公务员考试的资格审查贯穿整个考录过程中,在任何环节发现造假的情况都会被立即取消资格,并且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在网报环节没发现,不等于在面试时不会发现;面试时没发现,不等于考察时不会发现;考察时没发现,不等于录用后不会发现,只要是假的,总有会被发现的那一天。因此,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已经做的“天衣无缝”,但必须深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别拿自己的征信和前途去做赌注。

2、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公务员报考,涉及个人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大学入学毕业时间、大学所学专业、入党入团时间,获得的各种奖励、资格证书、登记证书等情况,还有标准的照片的情况。最好在查看了公务员考试的公告之后,结合此前或相近的公务员考试对于个人信息的要求,逐一整理出能体现自己能力、学业、资历、水平等的相关资料,尽可能全面、详细,这样报名时就可以拿来就可以用了,不至于填到了某一步发现材料不再,还要临时去找,就影响报考工作。此外,要根据要求,准备好近期、免冠、蓝底或红底,两寸或一寸,长款尺寸和像素都符合要求的电子照片,自己不会调的请会图片处理的专业人士处理。照片不符合要求是提交不了的,这必须注意。

3、慎重选择考试地点。中央机关招录公务员一般会在全国选择部分大城市、省会城市作为考点,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勾选距离家近、交通最为便利(最好是乘坐火车,因为无论是乘坐飞机或自驾等其他交通工具受影响的可能性最大)的城市,选择了以后就要记住,千万不要只记得大概,临到考试了才发现所选的考试地方不方便什么的,那样就很影响心情。

4、随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891.html

------分隔线----------------------------